2025年1月4日下午,由我校中国画学院和津美融合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当代书法创新——王冬龄与天津美院师生交流会”在天纬路校区举办。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冬龄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志杰教授,天津美术馆馆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驰先生,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孟威先生,中国画学院院长周午生教授,造型基础教育学院学术院长姜中立教授,中国画学院国画系主任方勇副教授,中国画学院书法系全体教师,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由津美融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吕铁元教授主持。交流会现场
会上,邱志杰院长向王冬龄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他围绕“津门问道 —— 王冬龄书法艺术展”的成功举办,详细介绍了王冬龄教授书法艺术的学习、创作历程,以及王冬龄教授在国内、国际的艺术影响力。结合学校的书法教学,邱志杰院长谈到他对书法专业的理解与思考,认为在全校开设书法通识课,能为不同专业学生打下多视角、更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基础。邀请王冬龄教授担任天津美术学院津美融合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为课程设置出谋划策,将更好的助力学校书法教学迈上新台阶。
王冬龄教授在会上对 “津门问道” 书法艺术展进行回顾总结,分享了自己深耕书法教学及创作实践的深刻感悟。在教学层面,他以 “教学相长”为核心,着重强调书法创作中基本功的基石作用,尤其重视 “幼功” 培养与专业训练。谈及创作实践,王冬龄教授提出,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书法应积极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拓宽艺术边界,同时持续提升审美素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教学方法上,他突出笔性与艺术敏感度的关键地位,建议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专注夯实基本功,精研经典字帖,高年级学生则着力培养创作与领悟能力。此外,王冬龄教授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深入剖析楷书、草书等书体的学习要点,鼓励学生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展现个人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王冬龄教授致辞
随后,在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上,邱志杰院长代表天津美术学院向王冬龄教授郑重颁发特聘教授聘书并赠送“天地大美”印章(由学生代表周世旭刻制)。
在交流会中,与会人员围绕书法创作创新方法展开热烈研讨。中国画学院书法系副主任王海勇向王冬龄教授详细介绍了天美书法专业的发展沿革、师资力量、本科课程设计与优化方向,以及依托国画专业优势协同发展书画的特色路径;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姜中立教授介绍了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基础学院规划中的书法通识课程,旨在引领学生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习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汲取精华,提升综合素养,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创新筑牢根基,并向王冬龄教授请教指导意见;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孟威认为书法工作者应潜心学习王冬龄教授的艺术精髓,深入探究其艺术“唯一性”,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将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天津美术馆馆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驰回顾与天津美术学院连续两年毕业季展览合作的丰硕成果,对“津门问道 —— 王冬龄书法艺术展”给予高度评价。期待携手天津美术学院的优秀书法教师,为书法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添砖加瓦,共同打造天津城市公共文化高地;书法专业学生代表积极向王冬龄教授请教关于书法的种种疑问,王冬龄教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详细解答,让师生们受益匪浅。
交流会现场
邱志杰院长结合相关话题就书法与现代场景融合及假期实践活动提出创新性构想,提议学生为各类场景创作书法作品,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融入时代创新元素,让学生真切体会书法的乐趣与价值,强化与社会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多元场景中锤炼技艺、激发灵感。未来,天津美术学院书法教育要以培养卓越书法创作者为导向,深化书法史论研究,全力打造独具天美特色的书法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