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天津美术学院倾力服务上合组织峰会,让世界见“津”彩
2025-09-15 15:11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圆满落幕。在这场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天津风貌的国际盛事中,天津美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承担峰会文化氛围设计与重要艺术作品创作任务,以跨学科、高水平的创作实力,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和国际社会讲述了动人的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为峰会成功举办注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与文化内涵。


承担峰会艺术设计任务

自2024年10月起,天津美术学院正式承担2025上合组织天津峰会重要场馆文化氛围设计工作和天津市迎宾馆主背景墙灯光系统升级与壁画描金项目。我校设计艺术学院张旭教授带领团队以“上海精神”为内核,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天津地域特色,围绕七大核心内容——合影区主背板设计、装饰挂画、屏风定制、画作修复、《潞河督运图》绘制、天津迎宾馆石材壁画修复及漆画修复,系统构建出兼具国际视野、文化底蕴与地方特色的场馆艺术氛围。



峰会主场馆文化氛围设计、合影区主背板设计


FEADF

《潞河督运图》绘制


宴会厅氛围背板设计制作


C3B41

外方领导人休息区屏风(部分)


A27F3

休息区四条屏画作(部分)


休息区画作(部分)


通道屏风制作(部分)


11F5D

会场屏风定制


完成重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

在峰会重点项目公共艺术创作中,天津美术学院景育民教授率领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团队,通过全国性方案征集,入选并圆满完成全部五项重要公共艺术项目的创作、设计与监制任务,包括梅江会展中心主会场公共艺术作品《合作·共赢》、文化中心广场《月满星河》、机场大道地标性作品《四海同心》、友谊公园《友谊之花》以及大型壁画文化墙《海津风景》等,受到各级领导与广大市民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及多家海内外权威媒体对主要公共艺术项目进行了多次深度报道,成为彰显天津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主会场公共艺术作品《合作·共赢》,总高度14米,核心主体12米,花坛直径36米,作品以“合作共赢”为命题,结合抽象的艺术语言与空间形态,利用生态绿植媒材,构建以互信、平等、协商为主旨的上合峰会主会场的核心造型。



作品《月满星河》以一对高达7.5米、宽24米、厚11.5米的现代绿植雕塑充满仪式感的耸立于文化中心门户位置,与广场核心地标“满月塔”遥相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秩序与文化象征,彰显出天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设计中的开放格局与创新意识。



天津机场大道地标性当代公共艺术作品《四海同心》以总高18米的巍峨身姿成为国内外友人及旅客驶离机场时映入眼帘的“第一面孔”,承担起城市形象导视的核心功能,作品巧妙转化了“同心结”这一传统文化符号,用当代艺术的表现语言,生动传递出天津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共同、和平友好、繁荣发展的文明理念。



《友谊之花》作品坐落于友谊公园,以天津市花——月季花为灵感,以抽象艺术的创新语境,将中国传统“方圆共生”的深邃哲思,悄然融入鲜花盛放的永恒瞬间,形成具有全新美学价值的“月季花”形态,成为装点津城、辉映时代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构建天津城市文化中心区域的独特名片。


12B52

大型城市壁画墙《海津风景》全长100米、高3.3米,以构成主义的装饰风格,巧妙融合当代艺术语言与城市命题,将漕运文化、民俗风情、都市地标以及港口风貌等元素凝练为一幅色彩明快奔放、和谐靓丽的时代画卷,在友谊路与宾馆南路交口的墙体上,生动展现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彰显国际化大都市所洋溢的欢快喜悦、轻松浪漫与欣欣向荣的城市气质。


艺术助力文化宣传展示

在上合组织峰会举办之际,八集系列专题片《河海津韵》在天津卫视播出,该片从八个不同视角构建天津城市精神谱系,由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题写片名,成为向世界展示天津文化底蕴与城市气质的重要视听窗口,进一步拓展了峰会的文化传播维度。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录片《微乎大观》,深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八个上合组织成员国,通过文物与历史的脉络,探寻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融印记,天津美术学院影视与传媒艺术学院空间叙事与媒介融合实验室承担了纪录片中绝大部分AIGC镜头和AI文物复原的创制工作,团队成员投身数月,以文化的柔软力量,为上合峰会铺设一道温润而深远的人文底色。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题写片名《河海津韵》


我校空间叙事与媒介融合实验室深度参与央视纪录片《微乎大观》AI创制


天美校友团队贝格万象设计制作《地铁“漫漫”说- E起当好东道主》漫画册将艺术巧思、实用指南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通过品牌人物“海小棠”视角,串联安检须知、车厢礼仪、安全细节、暖心举措等17项高频出行场景,全景展示沿线风光、演绎安全文明规范、具象解读品牌文化,让历史脉息与现代文明辉映纸上。团队还为上合峰会设计制作“一屏稻香”香薰茶具礼盒,将小站稻的丰饶与东方雅致茶器凝于方寸之间,为上合之谊添一缕东方文化的绵长韵味。



《地铁“漫漫”说- E起当好东道主》漫画册(局部)


“一屏稻香”香薰茶具


特色实践项目打造城市名片

学校开展“绘美津城”等海河艺术角写生活动,在解放桥、西岸美术馆等景观点位描绘海河沿岸城市风景,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画像,累计投入师生志愿者逾百人次,通过即兴创作与沉浸互动,让市民游客成为城市艺术长卷中的主角。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团队打造河西区前程里品质街区提升改造项目,在保留街区原有风貌,通过文化植入、空间重构、艺术赋能、文化传播等设计手段,实现街区功能与形态的双重优化,为同期在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营造热烈、友好、文明的文化氛围。



我校学生在西岸美术馆等点位开展海河艺术角写生活动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团队打造河西区前程里品质街区提升改造项目


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除了艺术创作领域的突出贡献,天津美术学院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动员师生投身服务保障工作。学校130余名党员干部和教师组成下沉队伍,深入河北区团结里、鸿顺里、金钟家园等多个社区网格,全力投入基层志愿服务,筑牢峰会外围保障线。同时,学校教师作为志愿者进驻峰会现场,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素养,承担翻译与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天美人的担当与风采,为峰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校教师作为志愿者进驻峰会现场承担翻译工作


学校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筑牢峰会外围保障线


天津美术学院通过系统性、多门类的艺术创作与服务,成功塑造了上合天津峰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展现出了学校在国家级重大活动中的专业能力与社会担当。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艺术创作与文化服务并行,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天津城市软实力持续贡献“天美”力量。

关闭窗口

快速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天津美术学院     津ICP备05013602号-1    津教备0059号      中文域名:天津美术学院.公益   津ICP备05013602号-4 

移动门户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