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我校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数字化呈现与网络化传播”广受关注
2018-09-19 09:04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重要大本营,在这里不仅孕育了红色新中国的诞生,还孕育着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那就是延安精神。虽然今日中国已经作别了那段艰辛的岁月,但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依旧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在新时代继续开拓创新,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为了更好地将延安革命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力量,天津美术学院组织了一系列“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由专业课教师加思政课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前往延安革命圣地进行实践活动。美院师生发挥专长,利用数字化手段采集延安革命纪念地全景图像资料,通过专业化后期制作,在网络上建立一座数字化博物馆,用以展示延安革命圣地的宏景,将延安精神与新时代文化生动结合,为全校师生乃至普通网络观众营造一份沉浸式艺术文化体验。

图为延安清凉山万佛洞-中央印刷厂旧址的全景照片

此次实践活动的图像采集工作自2018年8月23日至27日共历时5天,由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许楠老师和思政课部朱光强老师带领两名美院学生深入延安各革命遗迹和纪念馆进行调研学访,先后完成了对杨家岭革命遗址、延安新闻纪念馆、清凉山石窟、万安禅院石窟等革命和文化古迹的数字化全景图像采集,并通过后期制作,预计于10月中下旬在网络上建成一座数字化博物馆供美院师生及社会大众免费参观,用沉浸式的3D图景和详实的史料展现红色革命风貌,传承延安精神。

在谈到这次活动的策划时,雕塑系教师许楠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深知艺术的精髓和本质在于思想的传达,而思想传达的载体正是艺术品本身。要充分展示艺术品艺术价值必须深入挖掘其内在文化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艺术上的忠实和统一。许老师在推进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丝绸之路雕塑与壁画艺术数字化博物馆”的过程中,对丝路沿线的许多石窟造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发现这些艺术品艺术价值的背后,还蕴含着重大的思想文化意义亟待发掘。就拿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石窟来说,这里的佛教造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所处的石窟还是抗战时期中央印刷厂的印刷车间所在地,这种空间上重合带来的复合艺术人文底蕴十分值得充分挖掘。“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文化自信”,所以我特别想带领学生来体会一下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和近百年中国革命的生动历史,再结合他们所学专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把这一切原汁原味地带回学校,放在互联网世界里,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崇高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许老师如是说。

“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这次实践活动就是以此为契机,力争带给学生更多的获得感!”思政课部教师朱光强谈到这次活动的目的时说道。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到新时代,思政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实际相脱节情况时有发生,思政课的改革时不我待。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思政课不仅要“配方”新颖,还要“工艺”精湛,并且“包装”时尚。要想在美术院校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抓准艺术类大学生“以视觉为核心、强调参与性”的特点,在提升学生“获得感”方面大做文章。“这次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有益尝试,带领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审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尝试把二者结合,通过建设延安革命文化数字博物馆过程,生动地‘触摸历史’,以此来完成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朱老师这样解释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参与暑期实践活动的学生周放和宋天琦表示,这次暑期实践活动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收获,不仅实地感受到革命文化熏陶,更从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希望在返校之后尽快将后期制作完成,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受益。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得到了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思政课部和造型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延安市文物局、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的鼎力配合,天津门户北方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目前,前期图像采集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实践活动带来了充沛的后劲,团队成员表示将再接再厉,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红色文化宣传等方面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思政课部

关闭窗口

快速链接

网站地图 疫情防控服务热线 版权声明      ©天津美术学院    津备05013602号-1    津教备0059号  

移动门户

官方微信平台